9、支持交互式和多用户工作以及并行设计
工程设计时,为了及时传达设计人员的思想和意图,需要进行交互式工作。而且现代设计工作决不是一人能胜任的,为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加快进度,必须开展并行作业,使若干名设计人员既能同时工作,又可达到资源共享。为此,要求工程数据库能随时提供数据并存储数据,提供多用户使用和进行并行设计。
10、支持多种表示处理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用程序往往要利用同一物体的不同表示形式来实现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例如,在几何造型中,可以使用CSC树、边界表示、八叉树法等多种表示形式来表示同一形体。因此,工程数据库要有存储和管理同一形体的多种表示形式的功能,而且要保持这些表示形式之间的一致性。
11、支持数据库与应用程序的接口
为了支持工程数据库的应用过程,数据库必须与多种程序语言交互。数据库与应用程序的接口有两类:子语句方式(嵌入式编程)和CALL方式(调用式编程)。子语句方式将数据库的DML语句看成特殊的应用程序语句。CALL方式将数据库的DML语句设计成宿主语言的一个过程或函数,应用程序通过CALL语句调用它们。
目前,基于开放的互联数据库接口技术(ODBC)已成为数据库应用程序接口的标准,今后开发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只要支持这个标准就能满足大多数工程应用的需要。
12、支持工程事务处理
在工程应用中,解决一个工程问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涉及的数据量也很多,这种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称为工程事务。由于这类问题工作时间很长,中间出现意外错误或认为中断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商业数据库系统中处理事务的方法在此已不适用。工程数据库系统应具备处理工程事务的能力。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传统的数据模型不能满足上述功能,我们必须研究新的数据模型来满足上述的各种要求。在面向对象技术出现以前,人们着重在传统的数据结构模型上面增加模型的语义表示或为了满足某种工程应用提出一些特殊的数据模型。因此人们在20世纪80年年代提出了很多工程数据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