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持多个工程应用程序
一个工程数据库必须适应多个工程应用程序,以支持不断发展的新的应用环境。最初的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设计、制造设计和生产计划都需要直接进入到工程数据库中去,因为设计后期所进行的操作,像生产控制、质量控制和服务等,都需要利用在产品设计和制造阶段的一些公用信息。
2、支持动态模式的修改和扩充
数据库的结构确定了工程应用中实体在数据库中建模的关系。一个工程必须经过计划分析、设计、施工、调试、生产等阶段,相应的工程数据也是通过各阶段逐步明确,逐步详细,最后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此,必须记载整个工程过程的全部图形和及相关数据的数据结构,作为文档保存,以便在工程中修改,以及在工程建成后的扩充和改建。
例如,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一个变化频繁的动态过程,不仅数据变化频繁,而且数据的结构也会有所改变,这就要求工程数据库具有动态修改和易于改变数据结构的能力。修改结构的功能应当"在空中"操作,而不需要结构的再编辑或者数据库的再装配。因此为CAD/CAM应用设计的数据模型必须支持各种工程数据类型和工程应用中复杂的物理模型的修改和管理。
3、支持反复的试探性设计
在工程中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是一个多次重复、反复修改的过程,而不同于一般事务处理。面向CAD/CAM数据库必须适合设计过程中的试凑、重复和发展的特点。即在一般情况下,数据库必须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在特殊情况下,工程数据库应允许暂时的、不一致数据存在,并能加以管理。这就要求对工程数据库实行分级和综合管理的要求。
4、支持在数据库中嵌入语义信息
语义信息是用来描述在数据库中存储数据,它包括实体和关系的建模方法,有关实体和关系的信息在数据库中是怎样表示的,怎样获得和使用这些信息等。一个集成语义的工程数据词典/字典系统是用来记录指定含义的,并是使用数据库中数据记录的工具。这个功能一般不仅仅是资料程序员利用,并且也是文件的主要来源。更多的语义信息被机器占用,成为数据库中一个集成部分,可用于人和机器直接相互作用及数据库的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