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5年第四界国际工程软件会议上,详细讨论了工程数据库在集成工程设计中的显著作用、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工程数据库管理的类型以及它们的术语。这些讨论,加速了工程领域中对现行的三种模型如何吸收到未来的CAD系统的研究。对图形数据关系组织、关系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关于CAD和交互数据处理的一些方面提出了类型、对象与关系和函数概念的一个CAD数据模型。
在这时期的应用是以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出现的。工程数据管理的功能要求与商用数据库的管理功能要求有着根本的不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CAD等工程领域中,大多使用文件系统或以文件为基础的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储存工程数据,这样做对一些小系统是可行的,但随着这类工程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种以文件为基础的系统不论是系统开发、维护,还是系统的使用都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所以研究功能齐全、适合工程领域环境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80年代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研究的重点。 80年代末,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成熟,人们开始对满足工程应用需求的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面向对象的技术或称规范已经成功地用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人们开始也可以将面向对象技术用于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一般数据库设计方法有两种,即属性主导型和实体主导型。属性主导型从归纳数据库应用的属性出发,在归并属性集合(实体)时维持属性间的函数依赖关系。实体主导型则先从寻找对数据库应用有意义的实体入手,然后通过定义属性来定义实体。一般现实世界的实体数在属性数1/10以下时,宜使用实体主导型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是从对象模型出发的,属于实体主导型设计,面向对象的技术将分析、应用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统一到同一个数据模型:对象模型上,所以工程技术人员对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寄予很大的希望。 由于应用系统设计在前,数据库设计随后,所以应用系统对象模型向数据库模式的映射是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的关键。人们开始对象模型标准COM/DCOM/CORBA/J2EE等支持多层结构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