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因此数据模型应能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1) 一是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即数据模型要有丰富的语义表达能力,有足够的能力表示现实世界的各种信息;
2) 二是容易为人所理解:即数据模型的概念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的理解,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次抽象,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者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3) 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数据模型要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在数据库技术中使用的数据模型的种类很多,目前对数据模型被广泛使用的分类可分为两种:
1) 一种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模型,它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这类模型称为"概念模型"。概念模型用于建立信息世界的数据模型,强调其语义表达能力,概念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的理解,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次抽象,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者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这一类模型在工程应用中最著名有"IDEF模型"、"实体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语义模型等。
2) 另一种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的,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次的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又称为"基本数据模型"或"结构数据模型"。例如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等模型。这种模型有严格的形式化定义,以便于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它通常有一组严格定义了无二义性的语法和语义的数据库语言,人们可以用这种语言来定义、操纵数据库中的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