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以下一些基本概念: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本身就构成一专用数据库,可以用自身专用的软件系统来管理。数据字典的信息可以由用户及系统管理员来输入、也可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或通过输入与自动生成的结合。数据字典的基本目的在于辅助数据管理和系统控制:一方面向用户提供组织、修改和应用数据库的指南,另一方面作为某些软件的输入信息(如为报表程序提供表头信息等等)。数据字典也称数据库目录,包括: ● 数据内涵的信息:包括逻辑模式和存储模式的描述、数据类型的定义,以及数据完整性法则和视图定义等。 ● 系统管理的信息:包括逻辑模式、数据压缩与反压缩、数据加密与解密、系统完整性规定等。 ● 档案性的信息:包括数据的注释、意义、来源、归属、入库日期、修改日期、标志等。 数据的结构化: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不仅数据是结构化的,而且存取数据的方式也很灵活,可以存取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一个记录或一组记录。数据共享:数据库系统从整体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数据的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省存储空间。数据共享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和不一致性。 数据的不一致性:指同一数据不同拷贝的值不一样。数据物理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数据在磁盘上的数据库是怎样存储由DBMS管理的,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数据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应用程序可以不变。 数据的安全性:指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使每个用户只能按规定,对某些数据以某些方式进行使用和处理。 数据的完整性: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完整性检查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数据的并发控制:当多个用户的并发进程同时的存取、修改数据库时,可能会发生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或使得数据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因此必须对多个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数据库的恢复: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故障、软件故障、操作员失误以及故意的破坏也会影响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甚至造成数据库部分或全部数据的堆失。DBMS必须具有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