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的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我们需要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所以DBMS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是指对构成数据库结构(模式)的定义,包括:概念模式、存储模式、外模式(视图)、每一个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射、模式与存储模式之间的映射;保证数据库中存储数据的语义正确和有效的完整性规则的定义;对存储数据的使用权限的定义等。这些定义通常是由数据库系统管理员按系统提供的数据定义语言的源形式书写,然后由DBMS自动地将其转换成内部目标形式,存入数据库目录/辞典中,供以后对数据操作或控制时查阅使用。
 2)、 数据操作处理功能: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对数据的操作,包括数据的初始装入、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删除以及数据模式的修改操作。数据模式的修改如果是在尚未装入数据时的修改,就纯粹是数据定义的过程,如果在已装入了数据后对模式的修改,则包含了数据库模式和当前值必须匹配的处理。其二是上述操作是由DBMS根据用户按数据操作语言书写的语句,翻译成一组操作系统可执行的数据读入和处理操作,系统执行这一系列操作后才能得到用户需要的结果,这整个过程实现时有明显的效率问题(查询优化)。
 3)、 数据管理和控制功能:数据的管理是在系统提供了一定的控制机制下实现的,具体有:数据安全性控制(防止数据受到非合法用户的操纵);数据完整性控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数据并发控制(保证在多个用户并发地操纵数据时,不出现非一致的状态)。数据管理还包括实现这些控制所需要的一些信息,如:事务运行日志、并发状态表(锁表、时间印)的管理;出现故障后对数据恢复到犹如没有出现故障时一样的管理;甚至还包括由DBMS支持的数据文件管理(大文件、小文件,操作系统管理,DBMS管理)。
 4)、 数据接口功能:DBMS是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界面,可以把它看作为具体的数据模型描述的现实世界的信息结构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具体实现。尽管DBMS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库语言,用户书写的源程序如何进入计算机系统,也是不应该忽视的。这部分功能称为DBMS的用户接口。这部分可以独立与DBMS。但为了面向用户、方便用户、任何计算机提供的软件绝对不能没有友好的用户接口。此外,数据库的操作最后是对物理存储器的存取,必定有与操作系统的接口,包括操作系统支持下的单机处理、多机处理、分时处理、分布处理、远程作业输入等接口处理。
 5)、 数据库设计辅助工具:对于数据设计来讲,决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必须面对非常庞大而又复杂的数据,综合适应各用户需要的概念结构。考手工实现数据库模式的建立很困 难,必须借用计算机工具(CASE工具)来完成。提供这部分功能的软件称为数据库设计辅助工具系统,这部分功能对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讲,可以是它的子系统或直接融合在各个功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