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随机存取和过程存取数据运行方式 工程事务通常要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对数据库不仅是简单查询,要涉及到大量数据,而且提取数据要参与设计过程;而设计过程又使用多方面相关信息,并且新产生的设计结果(包括对已有设计数据的修改)要作为事务提交、存入数据库,因此工程数据主要是过程存取、事务管理是面向长事务的。 工程设计是一个试探性过程,具有反复性、尝试性和发展性,而且有些设计往往是范例的修改,有些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这要求能保留和管理设计的历史,不同设计方案和动态变化的模式等等。因此,工程数据库运行方式上有版本控制的要求。 工程设计中有总体数据、有各专业数据,有横向关联数据,也有纵向关联数据,在一个集成系统中,随机存取数据量很大。 有了实际需求,但我们没有能力来准确地管理工程领域中超越一般事务管理中所出现的数据,也是不行的。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来看,它的应用系统出现于60年代。20世纪70年代,E.F.Codd先生提出的关系数据模型,对关系数据库模型理论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发展和对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结合,数据库应用领域的扩展,数据库技术日趋成熟。 传统的层次、网状、关系数据模型在复杂的工程应用中都暴露出一些不足。层次模型中同层部件的相互调用和底层部件调用不好实现;网状型的过程处理,数据存取需要程序员导航,增加了使用的复杂性;关系型不允许嵌套定义,即关系范式中规定"表中不允许再有表",缺乏直接描述实体内结构关系及有效的处理手段。因此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需求从70年代末就开始进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