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热门,当时主要是解决有关工程对象的复杂表示和数据库的建模能力、长事务管理、大容量数据存取、复杂对象的快速存取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导航等,满足计算机辅助设计特别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中各种单元系统集成的需要。但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传统数据库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应用的发展。工程数据库研究的重点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就从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研究转移到工程应用的建模和表达上,并且如何的将各种工程语义模型通过一定的工具与手段转变成数据库的组织模型。
  在讨论数据库及其技术之前,我们简要回顾以下为何要研究工程数据库。
  首先,它来自计算机应用的需求。从前面的工程应用分析中可知,工程领域的数据管理与传统的面向事务型的数据管理是不同的。从前面的产品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工程领域的数据具有以下特点:
1、 多媒体数据类型
  工程数据库管理对象是多媒体信息,除数字和字符外,还有大量的图形、图像、运动视频和声音信息,只有多媒体信息表示形式,才能生动逼真地表达工程对象。
  工程数据的多媒体信息表现,再加上工程对象本身的系统性和过程长的固有特点,使得工程数据量庞大而复杂,如建筑工程中的环境规划图、建筑渲染图、设计方案等,存储量在几十到几百兆字节。即使是较为标准的数据,如设计规范数据、标准公差、结构要素、材料和零件、技术规范等,其数据量也是很大的,这些客观因素都要求工程数据库具备大容量数据存储和快速处理能力。

  工程数据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设计环境数据,二是设计对象数据。前者主要是设计规则、设计方法、标准元素、设计条件和需求等;后者则主要是设计产品定义、设计约束控制、产品性能、生产要求、经济核算、设计方案优化等。两类内容中都存在普通管理信息和基本标准数据类型,同时又存在非结构化的变长数据。一般的基于传统数据模型的DBMS就难以用自然的方式对这类复杂对象进行描述、操纵和检索,更谈不上有效地调度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