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编写零件加工程序 在完成上述工艺处理及数值计算后,即可编写零件加工程序。按照规定的程序格式和编程指令,逐段写出零件加工程序。
  4. 设备控制介质及输入程序 过去大多数数控机床程序的输入是用穿孔纸带实现的。现在也可通过控制面板或直接通讯的方法将程序输送到数控系统中。
  5. 程序校验及首件试切 在数控机床上,过去试验时以笔代替刀具,坐标纸代替工件进行空运转画图,检查机床运动轨迹与动作的正确性。现在,在具有微机的数控机床上,用显示走刀轨迹或模拟刀具和工件的切削过程直观检查更为方便。对于复杂的空间零件,则需使用石蜡、木件进行试切。首件试切不仅可查出程序是否有错误,还可知道加工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当发现错误时,或修改程序或采取尺寸补偿等措施。近来还可采用先进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对数控程序进行检验。

  数控加工使用的机床类型很多,有钻铰类、车削类、铣削类、磨销类、线切割类、加工中心等。按照加工过程中同时控制的轴数,数控机床又分成点位式、两坐标、三坐标、以及五坐标等。两坐标联动是指机床的x、y、z三个坐标中同时控制两个坐标动作,例如x-y或x-z等。这类机床的第三个坐标只作阶段性调整,因此习惯上称作 加工。三坐标联动是机床的x、y、z三个坐标轴可以同时控制,用来加工一般的曲面外形零件。切削中有时刀具轴线还需要相对于加工零件产生摆动,例如翼面的大梁有变化的斜角,坐航骨架和三元流叶轮等有更复杂的型面构造规律。刀具相对于工件绕x、y或z方向偏转的运动称作A、B、C坐标。根据加工对象的特点,可以分别以以上几种坐标的组合联动。例如x、y、z加上刀具的摆动A或转盘的旋转C,称作四坐标加工。x、y、z加上刀具的两个方向摆动A和C等称作五坐标加工。当零件的平面外形有平坦的曲率时可以近似采用四坐标加工;否则应用五坐标加工。当铣切加工皮类模胎时,如果铣刀的刀轴限制在一个平面内摆动,就属于四坐标加工;否则属于五坐标编程加工。
  数控加工编程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加工走刀中的刀位点(cutter location point,简称CL点),用(x、y、z)坐标表示。多轴加工中还要给出刀轴矢量(I,J,K)。如果刀轴与机床z轴重合,刀轴矢量为(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