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数据管理系统要求的总结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看出,工程数据库的模型要具有用户可定义的能力,并且要具有一定的语义。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时,由于对象技术还没有出现,人们提出了上述需求。所以在80年代末期对象模型出现时,有关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围绕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工程界对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经过了十几年的研究后,由于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功能与人们想象的相差甚远,更由于它开发的复杂性,人们又回到了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上面,通过扩展关系模型,开发所谓的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1998以后在传统光系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的Caterrige、Informix 的DataBlade、Db2的Extender都提供了模型的自定义能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请参看www.oracle.com、www.ibm.com网站相关的文档。

  对本小节的总结
  有关数据库及其技术在本科生阶段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中已经讲解过,这儿主要从用户的角度强调一下工程应用对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要求。我们在本课程的第二章还要回顾各种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希望没有学过数据库原理的同学参考中国人民大学王珊教授主编的《数据库系统》教材。
  在理解了上述工程、工程数据管理等基本概念后,下面我们需要了解具体的工程应用。由于工程数据库的由来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所以本章后面我们讨论什么是产品设计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但在讨论产品设计之前,我们还是先讨论工程应用系统的建模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工程应用界提出的一个有效的工程应用分析和建模工具IDEF0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