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的分类:
  不同的工程如机械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等的理论和知识不同,处理的对象也不同。工程除了根据应用区分外,也可根据工程的处理性质分为:
 1)、只限于一次的处理工程:工程是有限期间的,它是在特定的问题、特定的目标发生时给予组织与管理,在问题和题目已经解决的情况下工程就结束。
 2)、有明确的需求达成目标的工程:工程是以适应应该解决的问题或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并且明确该工程应该达到的目标,工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该目标是否已达成。
 3)、具有不确切的技术:为了达到工程目标,往往伴随着许多不确切性的技术,为了克服这些不确切性技术,从而需要采取必要的随机应变的体制,以适应工程的状况,同时还必须动员和聘用一些专家参加入工程的体制中。

工程的描述属性:
工程的种类很多,分别有自己所固有的特性,从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开发的角度考虑,决定工程的特性的主要因素有:
  - 业务开发完成日期:完成日期对工程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工程的费用上。
  - 新开发性(未知要素的量):作为工程在给予要达到的目标上,如果未知的要素越多,那么工程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
  - 对象范围:对象范围指的是工程的规模,即对象业务以及与之有关的用户数。对于处理对象范围大的工程,系统的说明很难确定,因此在确定系统说明的阶段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 预算:工程的目标、工期与预算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即是说在规定的工期内要达到某个目标,预算需要多少费用;或者在预算和工期确定的情况下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在工程计划作业进行时必须研究的问题。
  - 工程开发的成员:人是推进工程进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作为工程的管理者,在进行工程计划作业时,为了达成工程的目标,应该明确该工程需要怎样的技能,在什么时候需要多少人参加,怎样进行人员的布局,以及人员的教育培养计划等。
  - 用户的责任:工程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工程完成后的成果由谁负责。在工程的用户不明确的情况下往往也是造成工程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