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数据库应用与事务型数据应用的管理功能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工艺/管理/集成制造(CAD/CAM/CAPP/ERP/CIMS)等工程领域内,大多使用文件系统或以文件为基础的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存储工程数据,这样做对一些小系统或相对独立的工程应用系统是可行的,但随着这类工程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种以文件为基础的系统不论是系统开发、维护,还是系统的使用都带来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各种工程的集成与管理。
  所以面向工程应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从七十年代就提出来:为适用于广泛多样的工程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不应只涉及存储与管理工程应用中的标准化部分、设计过程与材料性质的不变部分,而且应处理工程结构(例如基于产品结构的设计数据管理)、过程(如设计过程及相关数据的管理)、配置(如基于客户订单的设计与装配)、历史数据管理(如产品版本的管理)及其安装。此外,DBMS还应当存储用于能以追溯其由来的方式存储与检索测量及计算数据,以便于支持工程决策等。DBMS也应支持诸如复杂结构的分析与更改等典型工程活动。最后,DBMS除了具备传统的数据库语言SQL功能外,还必须有各种展现数据库内容的方法,其中包括工程对象的图形显示和工程对象间关系的导航等。
  因此,具备上述功能需求的面向工程应用需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从七十年代就提出: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Engineer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DBMS)除了要满足对事务型DBMS的要求外,尚需加入针对工程过程的特殊性能。
  这样我们需要研究"工程过程"表示什么意思,它由哪些一些基本要素组成。常用的工程应用有那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对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什么要求等。本章下列章节讨论这些问题。

  总结:
   1)、本节主要概述工程数据库的由来,简单的陈述面向事务管理的工程应用和面向工程管理的工程应用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要求是不同的。
   2)、由于工程应用的复杂性和目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缺陷,很好的支持工程应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不多,所以需要开设这门课程。
   3)、在讲解工程应用之前先定义工程、工程过程、工程过程的数据管理等理论问题。

附注:事务的概念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事务是这样一种机制,它确保多个数据库操作被当作单个工作单元来处理。因此事务具有以下的作用:
   * 一致性:同时进行的查询和更新彼此不会发生冲突,其他用户不会看到发生了变化但尚未提交的数据。
   * 可恢复性:一旦系统故障,数据库会自动地完全恢复未完成的事务。
   * 原子性:事务是由一系列操作序列构成的程序执行单元,这些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 持久性:事务一旦提交,就会永远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