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测性分析可以看到,可测性体现在可控性和可观性两个方面。设置观察点和控制点是最简单的提高可测性的方法。
在故障难以传播到外部输出端的情况下,如果在能反映该故障的节点引出一条输出线,就改善了可观性。所增加的输出线称为观察点。观察点的设置可以减少测试数据,也可以使原来不可测故障成为可测故障。
图7.25是一个冗余电路,C点故障不可测。在g点增加一条输出线后,C点故障就成为可测故障。
图7.25 设观察点使不可测故障边为可测故障
 |
增加输入线称为设置控制点。设置控制点后,可以控制有关元件的输出值,从而简化测试向量的生成过程。
图7.26所示的电路中,a和b是专为测试而增设的控制点。当a、b不存在时,电路逻辑功能为

图7.26 设置控制点求冗余电路的测试码
 |
不难看出, 是一个冗余项,即G1是冗余部分电路。这一点的故障不可测。增加控制点a,
b后,令a='0', b='1',就可以求得冗余部分故障的测试。当a='1', b='0'时,可以求得非冗余部分故障的测试。而当a=b='1'时,电路与原来的电路功能相同。
对可控性较差的故障设置控制线,对可观性较差的故障设置观察线,可以方便地解决可测性问题。但对于较大规模的电路来说,由于引脚的限制,并不是总可以解决的。另一个缺点是会大量增加硬件开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