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掌握关于对产品测试与测试集的概念,着重掌握单固定故障的测试码自动生成算法(ATPG),即D算法, 初步了解可测性设计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学习方法】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着重于理解各种算法的基本思想,在基本思想的指导下,理解各算法的内容,对举例充分理解,并用实际例子运用算法规定求出故障的测试码,加深理解,达到学习目的。
【学习指南】
寻找测试码的基本原则是:(1)测试码引起故障点的正常值与故障值不同,即可从输入端控制故障的值;(2)能使输出端在正常情况下与故障情况下的输出值不同,即可从输出端观察故障的存在。在这个指导原则下,研究D算法、布尔差分法等的基本方法。
【难重点】
1. 测试的基本概念与测试集,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
2. 单故障路径敏化法与D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3. 布尔差分法。
4. 多故障D算法与高阶布尔差分法。
5. 时序电路的迭代展开,扩展D算法。
6. 可测性设计的基本方法。
【预习思考题】
1. 测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测试的过程如何进行? 故障诊断与测试是什么关系?
2. 什么是代表故障?测试集如何化简?
3. 测试码自动生成(ATPG)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几种常见类型?
4. 单故障敏化法如何进行?
5. 如何用D算法求测试码?
6. 如何用布尔差分法求测试码?
7. 如何求多故障的测试码?
8. 如何用迭代展开的方法求同步时序电路的测试码?
9. 故障模拟的基本原理?
10. 可测性的概念与度量方法是什么?可测性设计有哪几种方法?
【本节知识点】
1. 测试与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
2. 单故障敏化法求测试码。
3. D算法求测试码。
4. 布尔差分法求测试码。
5. 多故障测试码生成算法。
6. 同步时序电路的测试码生成。
7. 故障模拟。
8. 可测性与可测性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