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综合的实质是从行为描述到电路结构描述(一般指RT·级)的转换,是从较高抽象层次的描述到较低抽象层次描述的转换。硬件设计者用行为描述的方式描述自己的设计,有如下优点:
  · 简练;
  · 概念清晰;
  · 易于修改和排除错误;
  · 缩短设计周期。
  高层次综合和较低层次的逻辑综合相比,技术复杂性增大很多。逻辑综合主要考虑组合逻辑的优化;而高层次综合则要同时考虑电路结构、存储结构(寄存器、内存单元)、互连结构(总线、多路器)以及时序的设计问题。

  高层次综合经过三十年来的发展,其主要问题(如调度、分配、模块确定等)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已经有了商品化的软件,但距离实用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例如:
  · 设计空间的有效搜索方法;
  · 数字系统的划分;
  · 深亚微米工艺对时延约束下的高层次综合提出更高要求,要求高层次综合过程中同时考虑布线对时延的影响;
  · 异步数字系统的设计(如接口电路的设计);
  · 人的因素在高层次综合中的作用(如专家干预);
  · 高层次综合的可测试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