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立方体的成本(造价)可表示为:
      cs(c)= n - r
  其中n代表该立方体c的输入变量个数,r代表c的维数。若用一个与门和-个立方体相对应,则cs(c)代表该与门的输入端数,若
      cs(c) > FI
  就是超出了扇入限制条件。  
  实例:设函数f的最小化覆盖C为:    
   写成布尔表达式
   对应的电路图示于图4.14(a),共需4个门,14个输入端。提取公因子后:
   对应的电路示于图4.14(b),共需4个门,10个输入端。由此可见,提取公因子后可导致:
   (1)元件的输入端减少,可解决扇入FI所带来的限制。同时也缓解了扇出FO所带来的限制。
   (2)成本有可能降低。
   (3) 逻辑级数有可能增加,即电路的总延迟时间可能增加。
   本节重点讨论如何用立方体运算提取公因子。
图4.14 二级电路转化为多级电路的实例


 
 
   前面的例子是用手工方法提取公因子,其对应的立方体表示形式为:
        C=∩D
   其中是公因子,即:
         = 11XXXX (公因子为x1x2
   D是从C中提取公因子 后的剩余部分。
  形成D的方法是:对c中每一元素e作如下改变:若某个变量在 中取值不为X(1或0),则把它在e中的取值改为X。
  设立方体表示为:
                
   

   若 c
   则称是c的因子。
   若 c  且 d
   则称是c和d的公因子。
   设覆盖C中元素的个数为m, 是其中h个元素的公因子,则称h()是公因子的高度。并称
      w() = cs()
   为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