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的基本功能:
· 提供主机识别(指定、找到)要用的I/O设备的支持,这是通过为每个设备规定几个地址码或编号来实现的。常用的有两种编址方式:
① 对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I/O设备按统一的格式和方法来分配与安排地址编码,最典型的例子是在PDP-11计算机中的用法,它把计算机可寻址的最高位置的几KB的存储空间分配给所有的I/O设备,而把其他空间分配给主存储器。这样CPU就可以用统一的MOV指令访问主存储器和I/O设备,而不使用专用的输入/输出指令访问I/O设备。在一条MOV指令中,访问的到底是主存储器还是I/O设备,是由用到的地址范围决定的。
② 设置并使用专用的输入(IN)输出(OUT)指令访问I/O设备(执行输入/输出操作)。由于I/O设备的数量比较少,就可以用比较少的地址为他们编址,该地址被称为I/O端口地址。这种方案被大部分计算机普遍采用。
· 建立主机和设备之间的控制与相互了解的机制,一方面,主机可以向设备发出操作命令,主机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设备也可以向主机提出自己的操作要求。这是通过在接口卡中设置命令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和中断逻辑线路来完成的。
· 提供主机和设备交换信息过程中的数据缓冲机构,为此,在接口卡中要设置输入数据缓冲寄存器、输出数据缓冲寄存器等部件。
· 提供主机和设备交换信息过程中的其他特别需求支持,例如,当主机和设备的信号幅度不同时的信号电平转换功能,数据传送中的格式(并行、串行)转换功能,直接内存访问中的额外需求等。
一般说来,这里提到的前3个组成部分是大部分接口卡上都具有的,最后一条则按具体需要特殊安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