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纸机构由步进电机驱动走纸,有压轮摩擦走纸和链式纸孔走纸两种驱动方式,每打印完一行字符,走纸机构带动打印纸走一定距离。使用中,切勿让两种驱动方式(如何都有)同时起作用。链式纸孔走纸驱动方式下,打印纸不会走斜。
色带机构的作用是提供打印的色源,色带通常被安装在小圆盘形的盒内,在打印过程中,色带要在传动机构带动下不停地左右移动,以便使打印针比较均匀地撞击在整条色带的各个位置,减少对一个局部的磨损,延长色带的使用时间。
打印头是针式打印机中用于形成打印字形的关键机构,通常由纵向排列的9个打印针(多用于西文打印)或24个打印针(多用于中文打印)两种类型。每个打印针装置的组成如图5.5所示。
每根打印针是由刚性、韧性都很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可以沿着导轨前后运动,运动的动力来自电磁衔铁的正向(前进)推动和机械弹簧的反向(后退)推动,当电磁铁的线圈中给出一个脉冲电流(对应需要打印一个点)时将产生磁场,电磁衔铁会在这一磁场作用下向前移动,推动打印针也向前移动并撞击色带;当线圈中的电流消失后,磁场消失,电磁衔铁也失去作用力,机械弹簧的反向推力把打印针推回原位置。由于多个打印针可以同时被驱动,故一次打印是一个字符的一个纵向的点阵列,之后使打印头向右移动一个点的位置,就可以打印字符的下一个点阵列,几次之后就打印出一个完整的字符;再控制打印头向右移动一定间距,就可以开始下一个字符的打印过程,直到打印完该行上的全部字符。接下来是走纸机构控制走纸,打印头回到打印机的最左侧位置,开始下一行字符的打印过程。
针式打印机有自己的一些打印控制逻辑电路与缓冲存储器电路。打印控制逻辑中比较重要的是字形发生器,包括西文和中文字符的点阵信息库;缓冲存储器用于存储CPU送来的被打印的字符的编码,容量至少能存放一行字符的编码,现在的打印机通常可存放更多得多的内容;这样在CPU和打印机之间传送的信息量相对较少,由字符的编码找到它的点阵信息是在打印机控制逻辑电路之内完成的,并用这些点阵信息控制打印针的运动。当用针式打印机打印图形、图象时,CPU就得直接提供图形、图象的点阵信息以控制打印针的运动。由此可见,针式打印机和CRT字符显示器工作原理有许多相同之处,差别主要表现在:CRT字符显示器使用电子束撞击荧光粉产生发光点,针式打印机是用打印针撞击色带产生印染点;CRT字符显示器以整屏信息为单位连续扫描以维持稳定的显示画面,故它需要有显示存储器VRAM,而针式打印机接收到要打印的一纵列点阵信息并完成打印之后,这些点阵信息就不再有用了;光栅扫盲的CRT字符显示器,电子束在整个屏幕上按逐个横行的扫描方式重复,扫描完多个横行才完整显示出一行字符,针式打印机则是按逐列打印方式依此打印出字符的点阵列,几次后打印出一个完整的字符。
针式打印机也可以完成彩色打印,它采用由3条不同颜色条组成的彩色色带,并可以在打印过程中通过上下移动色带,使不同颜色的色带条处在打印头之下,从而打印出不同颜色的字符。彩色针式打印机应用的相对较少。
上面介绍的是每台只配备一个打印头的普及型打印机,在大型应用系统中,经常配备性能更高的行式打印机,又称"梭式"或"梳齿式"
打印机。它是把更多(例如44根或更多)的打印针横向排成一行安装在梳形板上,使每个针只担负一行中少数几个字符的打印任务,梳形板(连同全部打印针)往复左右运动,当一个针到达有点要打印的位置,通过向它的电磁铁线圈提供一个脉冲电流使其完成一个点的打印动作。梳形板每完成一次向左或向右的移动,就在打印纸上打印出完整的一个点阵行上的全部信息,再由走纸机构控制打印纸移动一个打印点的距离,就可以开始下一点阵行信息的打印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