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屏幕上有稳定的、至少人们看上去无明显闪烁感的画面,就要把显示的内容不断重复显示,每秒重复显示的次数,用"场"来说明,电子束扫描完整个屏幕一遍为一场,在我国,电视和计算机中一般选用每秒50场来显示画面。这就是说,光栅扫描方式的显示器,电子束每一秒要重复扫描整个显示屏幕50次,这正是扫描控制逻辑应完成的控制功能。

  为有效地提供屏幕上要显示的内容,字符显示器内有一个显示存储器VRAM,用于保存将显示在整个屏幕的全部字符,显示存储器中保存的是这些字符的ASCII码和显示属性,每个字符都配有一个属性字节,用来描述字符的显示属性,即字符的颜色、亮度、是否显示等等。这样,保存每个字符要占用2个字节,若屏幕上每行显示80个字符,每屏显示25行,则字符显示器的显示存储器的容量应为80×25×2个字节(大多数显卡上都有能存放好几个屏幕内容的显示(视频)存储器容量)。显示存储器是一个可读写的存储器,被显示的字符将由计算机主机以两个字节(ASCII码和显示属性)的方式提供并写进该存储器中,由显示器的控制逻辑按需要从中读出准备显示的一个字符的ASCII码的字节值和显示属性的字节值。很显然,在显示屏幕上显示字符,显示的应该是字符的字形,而不是字符的ASCII码,故必须有办法从字符的ASCII码找出组成相应字符字形的点阵数据。

  字符发生器,就是用于保存每个可显示字符字形的点阵数据的逻辑部件,通常是一个只读存储器(ROM),如果每个字符的字形用7(横向)×9(纵向)的点阵表示,则每个字符字形的点阵数据要占用9个存储器字节(横向的7个点的布局用一个字节表示)。那么,为能显示ASCII码的95个(含空格字符)可显示字符,该字符发生器(ROM)应由9% 95个字节组成(而实际上,也许会更多一些,以便还能快速地显示另外一些比较常用的符号)。若该存储器以8位字长(一个字节)为寻址单位来组织和访问,很容易以字符的ASCII码为地址找到保存每个字符点阵数据的那片存储区。从字符显示器的扫描过程看,每次只需从字符发生器中读出一个字符的一个点阵行的数据(一个字节),当先后9次读完字符发生器的9个存储单元之后,就得到一个字符的全部点阵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