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归零制(RZ)
这是用向磁头线圈送入正、负脉冲电流的办法执行写"1"、写"0"操作的方案,使1和0信号的磁化状态正好相反。它的主要矛盾,是在两个信息位之间磁层处于非磁化状态,难以解决,故不实用,但对理解经过电磁转换在磁性材料中记录二进制信息的原理是有帮助的。
2) 不归零制(NRZ)
这是用向磁头线圈送入正、反向电流的办法执行写"1"、写"0"操作的方案,使1和0信号的磁化状态正好相反。与前一种方案相比,取消了两个信息位之间磁头线圈中无电流的情况,故磁层中不存在未被磁化的状态,不是被正向磁化,就是被正向磁化。
3) 见1就翻的不归零制(NRZ1)
这是用在写"1"时就变化磁头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写"0"则不变电流方向)的办法执行写"1"、写"0"操作的方案。
4) 调相制(PM)
这是用在磁层中不同的磁化翻转方向来区别数据"1"和"0"的方案,为此,磁头线圈中的电流,在写"1"和写"0"的要朝不同的方向变化,读出时,就表现为读出的信号是正还是负脉冲,即二者的信号相位差为180度。
5) 调频制(FM)
这是用在磁层中不同的磁化翻转次数来区别数据"1"和"0"的方案,记录"1"比记录"0"
磁化翻转频率要多一倍。为此,磁头线圈中的电流,在每个位周期起始处要变化一次方向,在写"1"时,还要在位周期中心处再变化一次方向,而写"0"则不会在位周期中心处变化电流方向。读出时,读出的1信号表现为两个脉冲,读出的0信号表现为一个脉冲。二者的读出脉冲频率差一倍。
6) 改进调频制(MFM)
正象它的名字指明的,这是对前面讲的调频制一种改进方案,其目的是提高这一方案的编码效率,使其从调频制的50%提高到现在的100%。这一改进表现在取消了在某些位期起始处的变化磁头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的动作,只保留在连续的"0"信号的位期起始处的的电流方向变化,以便保证该编码方式的自同步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