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以1993年在大型计算机上所用的存储器系统为例,看一看它们的主要特性和性能指标。

 1993年在大型计算机上的存储器系统    (MB/S)
存取速度
存储容量
存储成本
设备工艺
传送单位
带宽
分配管理
CPU
100 nS
512B
1800美分/KB
ECL
4~8B
400~800
编译器
缓存
20~40 nS
128KB
72
256Kb SRAM
32B
250~400
硬件
主存
60~100 nS
812MB
5.6
4Mb DRAM
0.5~1KB
80~133
O.S
虚存
10~20 mS
60~228GB
0.23
1GB Disc
5~512KB
3~5
O.S/用户
后援
2~20 M
512GB~2TB
0.01
5GB Tape
后援
0.18~0.23
O.S/用户

  这里还给出了中央处理机(CPU)和后援存储器(磁带)的有关参数,便于对比,但通常不会把它们作为三级结构的存储器的组成部分来看待。

  下面将分3节来分别讲解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虚拟存储器的有关知识,包括用到的半导体芯片的内部组成,3种存储器部件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以及使用中应该考虑的有关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