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四片Am2901芯片构成一个16位的运算器部件时, 四片间的连接关系是:
  (1). 16位的数据输入由4片各自的D3-D0组成, 其位序号从高位芯片向低位芯片顺序排列成D15-D0。
  (2). 16位的数据输出由4片各自的Y3-Y0组成, 其位序号从高位芯片向低位芯片顺序排列成为Y15-Y0。
  (3). 有高低位进位关系的3组信号, 在高低位相邻芯片间的连接关系是:
    . 高位芯片的RAM0与低位芯片的RAM3相连
    . 高位芯片的Q0与低位芯片的Q3相连
    . 在串行进位方式下, 高位芯片的 Cn 与低位芯片的 Cn+4 相连; 若选用Am2902芯片(与74LS182芯片功能相同,二者可互换使用)实现并行进位, 则低位的三个芯片的并行进位信号/G和/P应送往Am2902的相应管脚, 并将各自对应的片间进位输出信号送入相邻高位芯片Am2901的Cn管脚。为了能支持串、并行两种进位方式, 对片间的进位信号选择,采用跳线方式进行, 如图2.15所示。同时支持串、并行两种进位方式,是为了在教学实验中能方便地观察与量测每种进位方式的进位延迟时间,建立计算机运算器的进位延迟时间的数量级概念。


      图2.15 串行与并行进位的跳线选择

  此时, 最低位芯片的RAM0与Q0是该16位的运算器的最低位的移位入/出信号, 最高位芯片的RAM3与Q3是16位的运算器最高位的移位入/出信号, 需有另外的逻辑电路与之连接。

  最低位芯片的Cn是整个运算器的最低位进位输入信号。最高位芯片的Cn+4是16位完整运算器的进位输出信号。

  同理, 只有最高位芯片的F3和OVR有意义, 低位的三个芯片的F3和OVR不被运用。
 
  四个芯片的F=0000管脚连接在一起, 并经一个电阻接到 + 5V电源, 以得到16位的ALU的运算结果为"0"的标志位信号。

  (4). 其它的几组输入信号, 对4片Am2901器件来说应有相同的值, 包括/OE(控制选通Y的输出), A地址、B地址, I8-I0(控制Am2901的运算功能, 数据来源, 结果的处置)和工作脉冲CP, 故应将四个芯片的这些信号的各对应管脚连接在一起, 示意如图2.16所示, 请注意图中的某几个引脚的名字有所变化。


           图2.16 4片Am2901级联

  我们可以进一步把图2.16简化表示成图2.17的样式,以便突出数据、控制信号的分类情况。


      图2.17 16位的运算器的输入/输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