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器的首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由其内部的一个被称之为算术与逻辑运算部件(英文缩写为ALU)承担, 它在给出运算结果的同时, 还给出结果的某些特征, 如溢出否, 有无进位, 结果是否为零 、为负等,这些结果特征信息通常被保存在另外设置的几个触发器中。

  运算器的第二项功能,是暂存将参加运算的数据和中间结果, 由其内部的一组寄存器承担。因为这些寄存器可被汇编程序员直接访问与使用, 故通称通用寄存器,以区别于那些计算机内部设置的、不能为汇编程序员访问的专用寄存器。

  为了用硬件线路完成乘除指令运算, 运算器内一般还有一个能自行左右移位的专用寄存器, 通称乘商寄存器。
  这些部件通过几组多路选通器电路实现相互连接和数据传送。

  运算器要与计算机其它几个功能部件连接在一起协同运行, 还必须有接受外部数据输入和送出运算结果的逻辑电路。
  运算器通常还作为处理机内部传送数据的重要通路。

  为了帮助记忆,可以把上述内容概括为如下3句话:

  运算器,3大件,运算、暂存、乘除快,多路选通连起来。

  运算器的控制与操作:指的是如何让运算器完成我们预期的操作功能。这是通过正确地向其提供控制信号,包括选哪个(哪些)数据参加运算,执行何种运算功能,对运算结果(值和特征)如何保存与送出等;同时要解决正确向运算器提供参加运算数据的种种问题,包括从外部向运算器送入数据,正确给出ALU最低位的进位信号,运算器左右移位操作中的移位输入信号等。给出正确的数据来源和正确的控制信号,运算器就执行规定的操作功能。在计算机整机运行过程中,运算器用到的控制信号由计算机的控制器部件来提供;从教学实验的需求考虑,运算器运行中用到的数据和控制信号,也可以通过教学计算机上的手拨开关来提供。

  为了帮助记忆,可以把上述内容概括为如下3句话:

  数据组合有内外,运算功能说明白,存、移、输出巧安排。

  教学计算机分成8位和16位不同字长的两种机型。这两种机型的主要区别表现在:是使用单独一个8位字长的运算器和存储器,还是使用由两个完全相同的8位字长的运算器贺内存储器组合而成繁荣一个16位字长的运算器和存储器。也是为了是产品生产和教学实验更方便,设计了同一块教学机主板来实现这两种字长的机型;换句话说,在同一台教学机上,有可能提供出不同字长、不同指令系统、不同系统软件的两套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从运算器部件本身考虑,不同字长仅仅是使用的相关器件的数量不同而已,其他方面只有很有限的差别。因此,在本节的讲解过程中,大部分的文字说明,不必区分8位还是16位的运算器,只在介绍它们的具体组成线路时,分别进行一点必要的不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