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思考]
(1) 从B-ISDN整个网络的角度分析对ATM交换有哪些要求?
(2) ATM交换机与数字SPC程控交换机、ISDN交换机、X.25分组交换机以及与IP路由器在交换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3) 你以前了解或接触过哪些ATM交换设备?它们有什么特征?
(4) 如何理解交换与路由的关系?
(5) 为什么通常信元在交换机内要进行缓冲排队?排队方式有哪些?
(6) 在以前的交换方式中,空分交换与时分交换思想是如何在ATM交换机构中体现的?
(7) 交换网络(Switching Network)、交换单元(Switching
Element)、交换机构(Switching Fabric)和基本的ATM交换模块(Basic Switching Block)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
(8) 如何理解交换网络的自选路由特性?
(9) ATM交换机的广播和组播通信应具有什么特点和特殊要求?
(10) ATM交换机在支持网络端-端QoS方面应具备哪些条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以下内容有较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1) 理解ATM交换机的特征、要求和表现形式;
(2) 对基于信元缓冲排队的ATM交换结构的分类方法、排队原理和实现方法有所了解;
(3) 理解与掌握基于交换原理的ATM交换结构分类和工作原理;
(4) 理解共享媒体型ATM交换的原理和一些代表交换机构的实现方法;
(5) 理解共享存储器交换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典型的交换机构实现方法;
(6) 理解两类多级互连网络(MIN)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和典型例子的具体实现方法;
(7) 理解与掌握ATM交换机中广播、组播及QoS控制方法和实现技术。
[学习指南]
(1) 从网络要求、工作原理以及对比分析等不同角度充分理解ATM交换结构的特征、要求、实现方式与性能表现;
(2) 在分析每一类交换结构的同时,多参考一些具体的实现举例,反复推敲,相互促进;
(3) 善于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的优、劣势,思考综合的更加先进的思想和实现手段,并注意从性能上加以分析。
[难重点]
(1) ATM交换的特征、要求、实现方法和性能;
(2) Knockout ATM交换结构;
(3) Corprin ATM交换结构;
(4) Roxanne交换单元和交换机构;
(5) Athena交换单元和交换机构(安排自学);
(6) 多级互连网(MIN)与自选路由特性;
(7) 内部无信元丢失的MIN结构-Batcher-Banyan交换网络。
[知识点]
3.1 ATM交换结构分类
3.1.1 ATM交换原理概述
3.1.2 对ATM交换的要求
3.1.3 基于缓冲器设置的ATM交换结构分类
3.1.4 基于交换原理的ATM交换结构分类
3.1.5 交换单元和交换机构
3.2 共享媒体交换
3.2.1 Knockout交换结构
3.2.2 BSS交换结构(暂不讲)
3.2.3 ATMR交换结构(暂不讲)
3.3 共享存储器交换
3.3.1 Coprin交换结构
3.3.2 Roxanne交换单元
3.3.3 Athena交换单元(暂不讲)
3.4 空分交换结构
3.4.1 多级互连网与自选路由特性
3.4.2 具有内部信元丢失的多级互连网
3.4.2.1
Roxanne交换机构
3.4.2.2
Athena交换机构(暂不讲)
3.4.3 无内部信元丢失的多级互连网
3.4.3.1
St. Louis交换机构(暂不讲)
3.4.3.2
Batcher-Banyan交换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