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思考]
 (1) 现代数字程序控制(SPC)交换机是如何工作的?什么是时隙(Time Slot)?空分交换与时分交换的特征与联系?
 (2) PCM数据编码格式和PDH传输网中的一次群、二次群、三次群、四次群信号复接原理是怎样的?
 (3) 使用高次群的PDH干线传输网的传输速率很高,它是宽带网吗?
 (4) 从PDH升级到SDH网体现了什么先进的思想?SDH传输体制的特点是什么?SDH与SONET有什么区别?分析SDH传输帧开销字段的含义?
 (5) 为什么引入智能网(IN)的概念?
 (6) 在电信网中使用NO.7信令的好处?
 (7) 个人通信网与移动通信网有什么区别?
 (8) N-ISDN在网络模型与结构方面体现出哪些优越性? 有什么不足之处?
 (9) 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0) B-ISDN产生的背景和思想?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11) B-ISDN业务的特征和分类是怎样的?
 (12) 就交换技术而言,你已了解哪些交换方式?
 (13) 什么是ATM?什么是虚通道、虚通路?什么是虚通路连接、虚通道连接?
 (14) 如何理解ATM信令的统计复用特性?同步传递方式与异步传递方式有什么不同?

[学习目标]
  通过对电信网和计算机数据通信网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并掌握B-ISDN产生的思想,B-ISDN业务的特征及分类。通过比较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等不同的交换方式,理解为什么需要ATM,并对ATM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元结构,虚通道和虚通路等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学习指南]
 (1) 首先对照已有的课件和补充材料的讲述,认真学习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方法;
 (2) 参阅《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2nd Ed.等材料,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
 (3) 对理解有难度的内容,请查找有关的文献学习,为掌握今后的知识打下基础。

[难重点]
 (1) 对前20年电信网和计算机通信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知识理解,以及对这些知识的高度综合,从中提炼出对ATM和B-ISDN技术的需求,甚至将来宽带网技术发展的一些新要求,是进入到本课程学习初始阶段的难点;
 (2) B-ISDN网络产生的背景、思想,B-ISDN业务特征、分类,和ATM的相关基本概念是本章的重点;
 (3) 透彻理解各种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比较。

[知识点]
 (1) 绪言
  a. 迅速发展中的电信网
  b. 计算机通信网能力日益增强
 (2) B-ISDN
  a.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思想
  b. B-ISDN业务
   ① B-ISDN业务的分类
   ② B-ISDN业务的特征
 (3) ATM-异步传递方式
  a. 为什么需要ATM
  b. ATM基本概念
   ① ATM信元结构
   ② 虚通道(VP)和虚通路(VC)
   ③ ATM信元统计复用